索引号: | WA3315000-2018-001 | 发布机构: | 区经委 |
生效日期: | 2018年02月13日 | 文 号: | 嘉经〔2018〕5号 |
关键词: | 主题分类: | 各部门文件 |
上海市嘉定区经济委员会
嘉经〔2018〕5号2017年嘉定区经委(商务委、金融办)工作总结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等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区经委紧紧围绕加快产业精准转型拉长板的发展目标,以区域统筹为重要抓手,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变、变中领先”的发展总基调,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快产业精准转型,全力推进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全区二、三产业经济总体实现平稳健康运行。
一、2017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全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919.9亿元,同比增长11.3%;实现商品销售总额6220.1亿元,同比增长15.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4.1亿元,同比增长5.5%;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383.2亿元,同比增长13%;引进合同外资15.5亿美元,同比增长30.3%;外资到位资金5.4亿美元,同比增长7.3%;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93.9亿元,同比增长13.5%;淘汰劣势企业183家。
二、2017年主要工作
(一)亮点突出,产业发展迈向新征程
1、产业发展区域统筹开局良好。依托政策引领、组织保障、技术支持等,区域统筹工作开局顺利,推进良好。出台了《嘉定区关于产业发展区域统筹的实施意见(试行)》、《嘉定区产业项目异地落户奖励办法》、《嘉定区关于统筹产业项目评审准入的实施办法》等区域统筹政策;嘉定区产业促进服务中心成立,人员配备到位;“嘉定区区域统筹管理平台”上线使用,年内共录入土地资源2.62万亩,厂房、商办楼宇等招商资源151.7万平方米,入库招商项目372个、重点企业1793家;全年共评估用地项目20个,租赁项目176个,项目总投资308.5亿元,基本实现了区内资源统筹、项目统筹、准入统筹、布局统筹、开发统筹和服务统筹的“六个统筹”。国轩高科、永恒力叉车等优质项目通过区域统筹实现了项目和资源的精准匹配。
2、产融合作工作全面推进。年初,嘉定成功入选“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区)”,和浦东新区一起成为全国37个入选市(区)之一。年内,成功召开了“嘉定区产融合作要素对接大会”,“嘉定区大数据产融合作服务平台”建成运营,进一步完善了区内产业信息与金融机构对接机制,实现了区内金融机构的有效供给和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无缝对接。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挂牌交易,拓展直接融资渠道。全年新增上市企业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2家、股交中心挂牌12家,累计数分别达到了15家、130家和152家,新三板和股交中心挂牌数全市第二。新型金融企业服务体系日渐完善,区内14家小额贷款公司年内累计放贷22.1亿元,受益企业8万多户,13家商业保理公司实现保理额600多亿元,300多家股权投资管理企业,管理资金超过500亿元。
(二)重点推进,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1、以汽车为核心的高端制造业优势持续提升。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919.9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17.4%,比上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其中汽车产业实现产值4358.3亿元,同比增长12.1%,占全区产值的73.6%,比上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拉动全区工业增长8.9个百分点。汽车整车产品结构加速优化调整,大众辉昂、途昂、科迪亚克等车型全面推出,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稳步发展。全区年产值突破百亿元的企业增至4家,上汽变速器首次晋级就一举超越德尔福派克及大众动力总成,仅次于上汽大众。另外蔚来纯电动车、天永智能、国轩高科、芯眸光电科技等一批优质项目年内相继落户和开工建设。
2、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的高科技产业增势良好。全年,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实现产值943.1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25.7%,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7个百分点;可比增长17.2%,位列全市郊区首位。七大领域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态势,其中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增幅在2成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全年实现产值1919.1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属地工业产值的52.3%,比上年同期提高了4个百分点。联影医疗磁共振成像设备和沃尔沃XC90获得第19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金奖,和兰透平自主研发的小型燃气轮机填补国内空白,蔚来汽车量产车型成功推出,受市场热捧。年内,新增“专精特新”企业69家,累计164家。
3、四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效应显现。年内,在政策引领、政府精准服务和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区内四大新兴产业得以快速发展。全年,共实现产值372.7亿元,同比增长26.7%,占全区属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10.2%,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且各产业均保持两位数增幅,其中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智能化实现产值81.3亿元,同比增长近四成。猛狮新能源、地平线机器人、力信科技、电咖汽车总部、海斯坦普上海研发中心等项目先后落户。
4、现代服务业发展规模能级不断提升。年内,新增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上的文化信息企业2969家,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485.4亿元,同比增长7.6%。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2184.9亿元,同比增长21.7%,高于全区商品销售额和社零额增幅6.4和16.2个百分点;总部经济蓬勃发展,年内蔚来汽车、爱茉莉被认定为市级地区总部,沃尔沃被认定为亚太地区总部,累计共有各类内外资总部152家,其中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9家;以商业综合体为代表的中高端生活性服务业量质齐升,10家商业综合体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4亿元,同比增长37.3%,日月光广场南侧商业开业,中信泰富广场年底竣工。
(三)难点破解,产业转型提升新水平
1、产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年内共完成劣势企业淘汰183家,节约标煤3.8万吨,腾出土地1759.9亩,超计划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成片淘汰有序进行,完成马陆镇都市产业园、江桥镇西郊智慧园区和嘉北郊野等3个成片区域调整。加大涉重金属企业和危化企业的调整力度,梳理全区一类(对人体毒害最大的)涉重金属企业107家,危化企业45家,开展源头整改和末端治理。
2、园区转型加快推进。上汽大众安亭基地转型升级工作整体有序推进,配合完成区域规划编制工作,大众三厂油漆车间、MEB工厂项目和安吉物流安置项目按时间节点积极推进。特色园区建设工作加快推进,一方面,对各街镇的园区二次开发及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工作进行摸底和调研,研究修订了《嘉定区产业园区转型升级行动方案(2017-2020)》、《嘉定区产业园区开发平台公司认定管理实施意见》,另一方面,重点聚焦28个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如工业区连盈螺丝厂旧厂房改造为上海激光技术创新中心,南翔镇利用瑞华自控旧厂房改造,成功引入“机器人在线”。
3、企业创新能力持续提高。年内,多家区内企业入选国家、市级专项,如联影医疗和上汽变速器2个项目成功入选国家“2017年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占全市十个入选项目中的两席;联影医疗、永乾机电等4个项目入选2017年上海市高端智能装备首台突破和示范应用专项;禾赛科技、精进百思特、德梅柯、格尔汽车等18个项目分别入选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工业强基、产业技术创新;皮尔博格、爱知锻造等7家企业入选市级重点技改项目;天洋热熔、乔山健身等6家企业技术中心成功升级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天永智能、三友医疗等44家企业技术中心获评为区级企业技术中心。截至目前全区已有国家级、市级及区级企业技术中心258家。
(四)热点聚焦,产业服务打造新优势
1、招商服务持续增添新活力。围绕区内重点发展产业和“清华企业家协会”、“创业邦”等12个知名专业招商平台合作,开展精准招商。年内,共举办各类招商活动289场,其中,规模超过200人的重大活动103场,招商成果显著。全年,累计引进合同外资15.5亿美元,同比增长30.3%,外资到位资金5.4亿美元,同比增长7.3%;年内新增注册企业1.85万户,累计注册企业达到17.68万户;33个经济小区上缴税收393.5亿元,同比增长13.3%,占全区财政总收入(属地)的50.4%。1-12月,引入大项目86个,其中内资大项目35个,外资大项目51个。
2、企业服务能级不断提升。依托“1+12+33+N”服务体系,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工作,全年为企业提供政策培训、投融资管理咨询、税务、法务等专业培训40场,企业诊断咨询服务40家,服务人数约1500人,较上年提高了近50%。区内上海软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和上海市汽车配件用品行业协会获得市级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称号,累计已有27家区级服务机构获此称号。17家企业参加市级“专精特新”企业领军人才培训班,5家企业参展第十四届中博会、85家企业参展第19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展示企业最新成果。另外,研究出台《嘉定区关于加强企业迁移管理的通知》从体制机制、管理服务等七个方面进一步规范区内企业迁移管理,提升服务企业软实力。
3、外资外贸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外资备案管理全面推进,年内共受理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备案申请858个,平均办结时间小于3个工作日,节省了一半的时间。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要求,以大项目3%、一般项目1%的比例进行抽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年内,共对45家外资企业和29家融资租赁企业进行了实地检查,情况良好。外资企业联合年报工作圆满完成,参报外资企业2515家,年报通过率100%。作为全市第二个试点单位,承接市商务委下放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备案工作,为后续发展服务贸易提供数据参考。继续深入与海关、商检的合作,推进设立嘉定区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查验点,落实多项创新制度,区域贸易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
4、产业研究和监测分析加强研判。新增月度经济运行分析和月度招商运行分析,更多维度全面反映全区产业经济发展情况。深入开展企业走访、座谈调研活动,近距离、点对点地与企业开展交流沟通,有效了解企业产品开发、项目投资等相关情况及经营发展过程中凸显的问题及需求,为掌握经济发展一手资料打下扎实基础。做好重点课题调研工作,完成《新形势下嘉定产业发展新动能研究》、《嘉定区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产业发展情况报告》等区府、委内重点课题,并就战略性新兴产业、四大产业集群等重点领域向区领导提交相关专题汇报材料,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五)稳点推动,民生环境展现新面貌
1、商业消费环境不断改善。围绕“新消费、潮生活、夜上海”的主题,做精做强“千桌万人小笼盛会、CAS改装车展”等特色活动,成功举办第11届嘉定购物旅游节系列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商贸行业优质经营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年内共有各类商贸业企业46家入选,全面做优行业管理,有效提升全区商贸业整体服务水平;3家早餐门店成功入选市级早餐示范门店工程;研究出台了《嘉定区菜市场布局规划(2015-2020)》,加大菜市场新建和升级改造项目支持力度。年内完成新建(改建)标准化菜市场8家,同时,积极引入新业态,新模式作为有益补充,完成30家智慧微菜场和2家生鲜菜店的布点建设。加快推动食品追溯体系建设和维护,裕民、联西两家菜市场在全国菜市场季度追溯考核中进入了全国前50名。
2、行业监管工作持续加强。全年共妥善处理单用途商业预付卡100余件投诉,未发生群体性事件;全面排摸区内P2P企业,会同相关部门开展金融风险防控工作,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参与群众近1.8万人次;出动酒类市场执法检查586人次,立案查处酒类违法案件21起,没收各类假冒伪劣酒类商品1056瓶;开展粮食市场供应情况和粮食经营者库存量监督检查,确保储备粮食安全。
过去一年,全区二三产业经济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态势,展望未来,我委清醒地认识到,产业发展面临着诸如产业用地严重不足、政策红利效应递减、企业发展成本不断高企、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加大等困难和挑战。今后,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经委将继续深化区域统筹,提供精准优质的企业服务,打造良好营商环境,不断拉长板、补短板,努力开创嘉定现代化新型城市和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