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WA3315000-2016-002 | 发布机构: | 区经委 |
生效日期: | 2016年03月01日 | 文 号: | 嘉经〔2016〕7号 |
关键词: | 主题分类: | 各部门文件 |
上海市嘉定区经济委员会
嘉经〔2016〕7号关于印发《2016年度嘉定区经委(商务委、金融办)工作要点》的通知
关于印发《2016年度嘉定区经委(商务委、金融办)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科室、事业单位,各街镇,嘉定新城(马陆镇)、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管委会工贸办、外经办、三产办:
现将《2016年度嘉定区经委(商务委、金融办)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相关科室结合实际,共同推动我区二、三产业发展。
上海市嘉定区经济委员会
2016年2月29日
2016年度嘉定区经委(商务委、金融办)
工作要点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区二三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市、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稳中求进、进中求变、变中领先”的发展思路,以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为切入点,努力“拉长板,补短板,做特色”,率先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成为上海郊区面向未来发展的产业样板。
一、2016年主要目标
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10%,四大产业集群增长20%以上;实现商品销售总额同比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2%;民营经济税收完成总额同比增长10%;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淘汰劣势企业100家;引进合同外资6亿美元,外资到位资金4亿美元;外贸出口90亿美元;新增加上市企业、新三板和股交挂牌企业60家。
二、重点工作
(一)聚焦重点,全力推动产业优化提升
1、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提升。进一步夯实汽车产业支柱地位,持续放大支柱产业的规模带动效应。围绕上海大众总部基地建设,调整和优化汽车产业布局,重点关注主机厂的高端车型提升和零部件厂商的互联网化。培育和提升传统制造业,突出两化融合,推动通过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实现转型跨越,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和产品升级换代,着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吸引和培育一批相关配套企业的集聚式发展,增强先进制造业发展后劲。
2、加快推动四大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集聚。全力推动以集成电路及物联网、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智能化、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智能制造及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四大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前沿性领域,提前部署,增强持续发展能力。确定四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行动计划和配套扶持政策,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新动力。重点推进微技术工研院8英寸试验线、新时达机器人、联影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嘉康移动互联网产业园、南翔欧比特卫星大数据产业园等一批园区建设,支持园区内龙头企业提升核心技术,丰富产业链,培育一批产业发展新亮点。
3、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大力发展与高端制造相匹配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关注 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等业态。加大对专利技术产权交易和保护、行业标准制定和检验检测中心等的关注力度,增强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快完善全区商业布局规划,重点推动大融城、宝龙城市广场、台北风情街等商贸体和重点项目建设,提升新城地区商贸服务的品质和形象。对接大虹桥建设,发挥新城联动优势,推动上市总部集聚区、北虹桥、银南翔、南门等商务区建设,完善商贸配套和功能配套,加大楼宇经济招商力度,培育一批特色商务楼宇。
4、加快推动产业布局优化提升。聚焦“一核三区”建设。“一核”即嘉定新城核心区,以商业商务、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和文化休闲为主导。“三区”即科技城自主创新产业化示范区,主要聚焦菊园、工业区和徐行等区域,发挥科研院所集聚和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优势,加速规划建设和项目落地;国际汽车城产城融合示范区,依托上海大众、同济大学和汽车创新港等平台载体,放大传统汽车产业优势,加快引入汽车全产业链关键资源,抢占未来汽车发展先机;北虹桥商务示范区,聚焦南翔、江桥和原黄渡部分区域,主动承接虹桥商务区外溢,以文化创意、商贸服务、总部经济为主要产业导向。
(二)聚焦发展,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推动经济小区转型提升。进一步完善“1+12+33+X”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推进中小企业孵化服务互动平台建设,完善信息发布、孵化服务和项目申报等服务功能。完善经济小区考核方式,规范招商行为,改进和改善基层服务机构的服务方式和内容,贴合新形势下招商要求。
2、提升招商引资工作成效。进一步拓宽招商渠道,提高在区域内召开各类全国乃至全球性专业会议的频度和质量,充分发挥各类产业联盟、产业平台和产业智库的作用,实施平台招商。围绕区内重点打造的四大产业集群,在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的拾遗补缺上动脑筋、下功夫。进一步建立健全招商机制,整合招商资源,完善招商系统和人员配备,提升数据的完整性和使用性。
3、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结合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建立区域产业重大项目推进机制,通过实行领导挂帅、全流程跟踪、绿色通道服务和资源重点聚焦,加快重点项目的建设步伐。聚焦重点领域,排摸梳理全区3000家重点企业和成长性最快的1000家小微、初创企业,抓大放小,精准服务,提高企业服务的针对性。
4、推动平台经济特色发展。继续做好现有平台、园区、载体的提升和拓展工作,坚持产业导向和地方经济深度融合,发挥出平台载体的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积极吸引新的平台和载体,推进各类投资机构与企业、园区的对接,发挥“基金+孵化器+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三)聚焦转型,着力优化产业结构
1、深入推进园区二次开发。结合《上海市各区县产业园区布局规划(2040)》的工作方案,按照“产业基地-产业城区-产业社区”+“零星工业用地”的“3+1”的产业园区空间体系,明确现有“104、195、198”的转型路径和管理策略,打造产业园区升级版。进一步完善园区二次开发的推进机制,出台和完善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扶持政策,突出政府引导,企业实施的市场化运作机制,鼓励园区和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合开发、引进开发等形式,不断创新开发模式。继续推动已启动试点园区加快建设,完善拟启动项目的规划和推进方案。
2、加速淘汰劣势产能。按照“锁定企业、锁定行业、锁定区域”的原则,对我区“三高一低”企业进行调整。全力推进区域成片调整,重点围绕嘉北郊野公园成片调整、马陆富世华及周边新兴产业园、西郊服务业生产性集聚区成片区域,制订相关成片淘汰方案,做好后续开发准备。完善劣势企业的倒逼机制,充分运用差别电价等措施,加大对企业违法、违规现象的查处力度,压缩劣势企业生存空间,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加强对重点能耗企业跟踪监测,积极开展节能技术的推广和培训,通过节能技改、改善生产工艺等方式,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倡导绿色发展理念。
3、强化市场监管。加快推进专业市场规范管理和转型提升指导工作,引导专业市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新模式,结合自身特点和地区产业发展需要开展转型提升。完成《嘉定区标准化菜市布局规划(2016-2020)》编制工作,继续推进菜市场规范管理,加强菜市场肉菜追溯运维工作,构建市民买菜放心安全保障机制。继续加强对专业市场以及酒类、粮食领域的综合执法和专项整治,杜绝各类安全隐患,规范市场秩序。开展成品油非法经营销售、无证经营废旧回收等专项整治工作,加强打击侵权假冒等违法行为,开展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工作。
(四)聚焦改革,着力破解产业发展瓶颈
1、完善推进机制,盘活闲置低效用地。进一步排摸梳理全区闲置土地、空置厂房和楼宇等招商资源信息,建立并完善“项目招商-闲置土地和厂房-项目建设-项目投产运营”数据库,推进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和土地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进一步发挥产业项目联席会议机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瓶颈问题,敢于突破条条框框,打破常规,促进存量资源盘活提效。
2、优化金融平台,推动资本对接实体经济。进一步加大对企业上市挂牌的辅导、服务和支持,建立梯队推进服务跟踪机制,充实和完善企业上市挂牌数据库;发挥产业基金的撬动作用,在区创投引导基金和天使基金的基础上,建立区级100亿的产业基金,重点支持四大产业集群和区域重点发展产业。发挥金融协会和上市协会桥梁作用,定期举办银企沙龙活动,开展多元化、多层次的资本对接交流活动,满足不同成长阶段企业的融资需求。加强金融领域监管,加强对非法集资、非法金融的打击力度,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3、创新示范效应,对接自贸区建设。聚焦重点改革领域,借鉴上海自贸区各项改革经验,加快投资服务、行政审批等重点领域改革创新, 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嘉定出口加工区向综合保税区转型升级,拓展和提升园区服务功能,积极推动跨境电商、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和贸易便利化一站式服务平台等项目建设;加强与海关、检验检疫、外汇管理等部门合作,优化贸易便利化措施,鼓励企业积极“走出去”,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4、完善政策措施,增强政策聚焦力度和有效性。在对以往政策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产业政策进行整合和完善。重点突出以下三方面:一是要改变以往“洒胡椒粉”的政策支持模式,转向有效的产业支持和精准扶持;二是要明确扶持定位,不是对单个企业的服务,而是对产业和行业的引导;三是要紧紧抓住国家和市级的产业政策,积极创造试点机会。
(五)聚焦管理,提升产业发展内在动力
1、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和产业研究。进一步完善经济运行监测机制,在汽车产业、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商务、游戏动漫等重点产业建立统计分析机制,定期形成产业发展报告;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走访调研,有效掌握企业发展中的新问题、新情况,着力破解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难点和问题;加强对新常态下产业发展的宏观判断,把握产业发展最新趋势,组织专家学者开展专题性的调查研究,为区领导决策提供高质量的调研和分析报告。
2、加强区镇联动和部门协调。建立产业部门沟通联系机制,针对难点和突出问题,定期召开专题会或现场会,及时协调解决;加强与街镇的沟通协调,定期走访调研基层,指导和帮助街镇在产业定位、项目建设、企业服务等方面创新工作方式,促进产业发展。
3、提升信息化工作水平。建立和优化项目数据库、招商数据库、经济运行数据上报系统等多个信息化平台,提高数据的采集分析能力;加快经委网站改版更新工作,及时推送各类产业信息,搭建政企沟通的网络平台。
4、加强产业宣传力度。在宣传方式上,通过微信平台、互联网等新媒体来加大嘉定产业工作的宣传力度,各街镇要及时提供优秀素材信息。在宣传内容上:一是总结分享好的做法、成功经验;二是要重点宣传区内四大产业集群,提高知名度;三是加大宣传政策措施力度,吸引更多企业了解嘉定,投资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