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WA3311000-2023-001 发布机构: 区经委
生效日期: 2023年03月13日 文 号: 嘉经[2023]2号
关键词: 主题分类: 各部门文件

上海市嘉定区经济委员会

嘉经[2023]2号

嘉定区经济委员会2022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3-03-13 浏览次数: 【字体:

2022年,区经委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复市,以“稳增长、添动能、促转型、优服务”为主线,围绕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积极培育新增长点,努力推动嘉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经济运行情况

全区累计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5520.9亿元,其中区属规上工业总产值2980.2亿元,同比下降4.2%,降幅显著收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500.1亿元,同比增长9.7%,“三个千亿级”产业总产出2119.4亿元,同比增长25.4%;工业固投完成128.2亿元,同比增长12.7%,工业恢复和重振态势不断显现。

二、以动态清零为总方针,坚决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压实企业疫情防控四方责任,做好疫情期间稳产保链,常态化开展企业疫情防控。一是强化防疫工作力度。先后出台企业保运转疫情防控方案、企业疫情防控指引。派驻专员驻点涉疫重点企业开展拔点攻坚行动,落实“快核、快判、快转、快消”处置方案。组建驻点(服务)专员队伍,建立“三位一体”防控机制。推动部署“数字哨兵”,指导工业企业应设尽设“场所码”。统筹全区核酸样本检测和工业企业常态化采样点设置。二是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建立区经济运行与供应链维护工作协调机制。畅通物流运输渠道,开辟安亭重要物资应急保供中转站,分级分类管理运输货物通行证。依托区保运转重点企业事项申请系统实现线上受理、审核企业复工复产防疫方案,结合疫情防控形势,不断优化调整方案审批流程。截至5月31日,实现市区两级1568家工业“白名单”企业复工。三是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针对区内39家大型工厂一对一配备服务专员,组织开展扫码通行、核酸筛查等各类专项检查工作,联合街镇对大型工厂开展疫情防控督查检查,深入了解防疫工作落实情况,切实发现问题、跟踪解决问题。

三、以稳住经济为出发点,扎实推动稳增长举措落地

压紧压实主要经济指标责任,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稳定经济大盘当好重要压舱石。一是强化指标跟踪落实。积极对接市级条线和区稳增长专班,围绕年度和季度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各街镇稳增长“责任田”,结合变量监测,实施指标完成情况月度通报、优化考核工作方案,统筹稳增长工作全面开展。二是建立包保服务制度。分解落实225个工业固投重点项目,明确责任到人;制定并实施“惠企·助企·护企”行动,对985家重点企业跟踪服务,保障“人、物、链、流”和电力等运行要素通畅,针对汽车缺芯、运行要素保障不足等重点问题,督促指导上汽大众优化排产计划,做优产值贡献。三是加强增量挖掘纳统。抓好规上企业应统尽统,指导企业工业固投项目科学纳统。加强区外关联企业、租赁准入项目投产情况增量挖掘,会同统计部门共同做好应统尽统管理,共挖掘新增投产项目3个,预计贡献新增产值约15亿元。工业固投全年共计新增纳统项目数110个,规上企业纳统工作成效显著。

四、以重点领域为切入点,积极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紧抓战略发展机遇期,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发展,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一是扩大汽车“新四化”产业领跑优势。全面完成“三港两园”布局,上海智能汽车软件园、上海汽车芯谷正式开园,建立氢能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推动上海汽车芯片工程中心、上海汽检汽车芯片第三方检测中心建设。依托嘉定新能源车汽车产业发展优势,牵头组织区内重点企业和平台,代表上海以“上海市新能源汽车集群”成功申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加速发展,获批2021年度上海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车辆890辆,占到全市的89%,7家企业通过市智能网联汽车场景拓展揭榜挂帅,力促嘉定区域全域和高快速路测试场景开放。成立氢能及燃料电池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联盟,筹办中国汽车论坛等一批高能级的汽车产业论坛,扩大汽车交流平台影响力。完成汽车产业链对接会筹备工作,加快推动汽车全产业链条协同发展。二是加快智能传感器产业集聚。强化集成电路嘉定“北翼”布局,推动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建设,明确年度重点工作。落实2021年度智能传感器产业政策扶持资金,开展2022年度嘉定区智能传感器集群企业认定和复审工作。举办上海市集成电路“大师讲堂”第三期,吸引线上线下13万人观看。扩大产业影响力,吸引45家智能传感器及物联网产业项目落地,禾赛科技入选福布斯中国创新力企业50强榜单。三是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高地。推动联影医疗登陆科创板,加快联影产业化示范基地二期、中生复诺健mRNA疫苗研发和产业化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开展产业专项扶持资金项目申报和专家评审工作,发挥政策放大和叠加效用。举办精准医学产业化(上海)高峰论坛等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活动,促进生物医药领域学术交流、科技创新与产业合作。四是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细化明确军民融合年度分工。推动院地合作科技园建设,协助解决中电51所等军民融合企业土地使用问题。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军民融合类产业项目,组织申报2022上海市产业协同创新等项目。五是强化都市产业培育力度。持续打响“四大品牌”,组织申报“上海设计100+”、“上海品牌100+”,联影医疗、蔚来汽车等设计成果获选;组织开展市级设计创新中心和设计示范引领企业、“上海制造品牌”项目申报以及2022年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申报。

五、以重点区域为着力点,加速形成区域发展新引擎

加快重点区域建设,推动产业基础更高级、转型动力更强劲、创新创业更活跃、产城融合更充分。一是打造嘉定新城“五型经济”重要承载区。完成新城产业规划,推动打响嘉定新城“国际汽车智慧城”品牌。推动上汽集团功能导入嘉定新城,力促上汽集团创新研究开发总院成功落地,加快推进捷能智电项目开展换电技术研发推广落地。新城范围内8个特色产业园区,实现新引入企业1446户,累计注册企业总数达10627户。跟踪推进新城区域重点项目建设,督促滞后项目按时间节点推进工程。二是建设北虹桥“一高、三新”产业集群。完成北虹桥商务区产业规划并发布,加快构建“双核两轴一带”产业空间格局。发挥北虹桥区域燃料电池产业集聚的优势,强化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研究,支持重塑申报2021年度上海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项目。鼓励并支持北虹桥区域内企业开立自由贸易账户,累计报送26家企业作为自由贸易账户拓展对象。三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建立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互保机制,推进长三角自动驾驶智能出行走廊建设,配合构建长三角“感存算”一体化协同创新机制,加快推动温州(嘉定)科技创新园二期建设,搭建全方位合作交流平台。

六、以重点项目为关键点,加快推进土地腾笼换鸟

聚焦全区低效用地,发挥特色产业园区和重大项目导入功能,保障土地资源高效利用。一是强化特色园区引领作用。完善特色园区考核指标体系,完成2021年度园区考核,制定《嘉定区特色产业园区资金管理办法》,下达2021年度特色产业园区扶持资金2460万元。组织特色产业园区申报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认定。做好工业园区安全生产工作,保障经济发展安全。二是发挥重大项目带动作用。按项目时间节点,有序推动项目落地,产业供地“四个一批”项目完成出让项目40个,开工项目40个,竣工项目7个,投产项目7个,总投资额215亿元。完成厂房租赁准入项目447个,预计达产总产值363.4亿元。办结产业用地股权结构变更项目42个,涉及土地1061亩,保障产业用地有序流转。三是推动低效用地高效利用。制定出台《嘉定区盘活低效用地提升产业能级行动方案》(嘉府发【2022】13号),实施存量“四个一批”计划,启动全区低效用地全覆盖排摸工作,梳理一批重点低效产业用地清单。制定《嘉定区存量工业用地“零增地”改扩建认定办法》,完成改扩建项目准入28个,预计达产后新增年产值181.9亿元。完成2021年市级产调项目区级配套资金拨付工作。完成产业结构调整项目84个,累计腾出土地875.59亩,超额完成市级全年60个工作指标。督促3家土壤污染重点单位完成了土壤污染防治备案。对33家涉及危化的企业形成一企一方案,明确调整淘汰方向。

七、以提质增效为落脚点,着力推动企业改造升级

提升企业智能化水平和创新发展能力,推动资源能源高效利用。一是鼓励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制定《嘉定区智能工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推进企业技术中心体系建设,年内新增培育23家企业成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围绕燃料电池和生物医药两个重点领域,推进上海市燃料电池制造业创新中心和精准医学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做好市区两级技改项目跟踪辅导,完成市区两级11个技改项目现场验收。组织开展2022年度区级技改项目申报,各街镇累计推荐70个项目,为前三年技改项目数之和的1.25倍,开展项目初审核价工作。禾赛科技、采埃孚等7个市技改项目全部立项,累计总投资达27亿元。二是加强企业梯度培育。研究制定《嘉定区关于加快培育本区专精特新企业行动方案》,完善各类支持保障。加大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扶持奖励。今年全区新增38家企业认定为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企业数达70家,位列全市第二。三是落实“双碳”战略任务。制定实施节能降碳“百一”行动计划。开展工业节能“双控”目标评价考核,考核成绩位居全市第二。全面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推动建成绿色工厂3家,累计完成29家绿色制造体系创建工作。

八、以企业所需为发力点,建立完善企业服务新机制

聚焦企业急难愁盼,多措并举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一是做优企业服务。牵头开展“促发展”和“稳经济”大走访,实现区级机关领导、街镇领导走访全覆盖和各类经营主体全覆盖,促进全区累计走访企业22879家次,办结问题3553条。大力推进“一网优服”平台建设,强化服务专员队伍能力建设,推动服务专员服务理念转变。二是助力纾困解难。落实市级关于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制定区级“新12条”政策和《嘉定区产业园区非国有房屋租金减免补贴实施细则》,研究落实《上海市助行业强主体稳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和《上海市推进高端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精神具体举措。建设嘉定区产业政策扶持信息管理系统,开展疫情期间防疫费用、应急合同补贴、金融贴息政策申报。联合7家车企推出10个汽车品牌开展促消费活动。组织18家合作银行上线52款累计额度达100亿元的助企纾困特色金融产品,全年放款15.9亿元,惠及企业211家。

九、以金融服务为支撑点,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挥金融活血作用,推动金融服务提质增效。一是做实金融服务。强化金融服务力度,压实存贷款规模考核指标,引导推动银行存贷业务增量扩面。助推金融机构与企业完成融资交易,产融服务平台累计放贷15.89亿元。全区累计报送16批次568家企业作为自由贸易账户拓展对象。加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优化上市挂牌企业储备库,累计储备企业73家、拟挂牌企业51家,出具上市协查函113份,新增上市企业5家。二是防范金融风险。制定《关于嘉定区投资类项目评审准入的操作办法(试行)》等制度,引入专家评审机制,完善投资类项目准入机制。开展私募机构风险整治及验收,完成率从年初10%提高至超90%,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组织开展六类地方金融组织年度现场检查及评级。扎实推进网贷平台整治、睿银盛嘉风险化解,全年办理涉及麻袋财富、旅济、易鑫等风险企业信访投诉815件、12345投诉182件。


 

              上海市嘉定区经济委员会

2023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