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WA3311000-2020-002 | 发布机构: | 区经委 |
生效日期: | 2020年02月18日 | 文 号: | 嘉经〔2020〕7号 |
关键词: | 主题分类: | 各部门文件 |
上海市嘉定区经济委员会
嘉经〔2020〕7号2019年嘉定区经委工作总结
2019年以来,区经委深入贯彻区委、区政府关于经济发展工作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扣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稳步构建可持续、有支撑、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推动全区经济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19年,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716.6亿元,同比下降6.3%,其中属地产值3563.6亿元,同比下降6.6%。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08.4亿元,同比增长21.2%。外贸进出口总额1361.2亿元人民币;引进合同外资31.7亿美元,同比增长25%,名列全市郊区第一;到位资金11.1亿美元,同比增长65.4%。战略性新兴产业累计实现产值1182.4亿元,可比增长5.1%,四大新兴产业累计实现产值510亿元,同比增长10.1%。33家经济小区完成税收(不含房地产)399.2亿元,同比下降4.9%。
二、主要工作推进情况
1、落实稳增长举措,工业经济稳中向好。2019年,全区汽车产业实现产值4073.9亿元,同比下降8%,其中汽车零部件产业实现产值1920.8亿元,同比下降10.5%。汽车产业占全区工业比重为71.3%,受汽车产业影响,全区工业下行压力较大。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出台《嘉定区促进产业经济“稳增长”实施意见》,完成市稳增长目标任务,且超目标30.1亿元。2019年,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累计实现产值1182.4亿元,可比增长5.1%,增速高于全市1.8个百分点。四大新兴产业逆势发展,累计实现产值510亿元,同比增长10.1%,占属地工业比重14.3%,比去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全区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08.4亿元,同比增长21.2%。其中,技术改造投资91.8亿元,同比增长39.9%,占全部工业投资的84.8%。29个项目获市级技术改造专项立项,获批扶持资金1.9亿元。8个项目获区级技改立项支持,扶持资金770万元。与建行合作,推广技术改造信用贷款方案,贷款金额最高提升到技改项目总投资的80%,进一步解决企业技术改造的资金需求。
2、精准谋划定位,加快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启动编制嘉定区产业地图2.0,进一步发挥各街镇产业基础、创新资源、龙头企业等的比较优势,统筹优化全区产业定位和空间布局,科学谋划未来。研究出台《嘉定区加快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谋划产业发展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重点任务。起草《提升汽车产业附加值》专项研究课题,提出对策建议。联合筹备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布会,出台《嘉定区鼓励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的有关意见(试行)》。堀场仪器总部、安波福自动驾驶技术中心、佛吉亚FCM安亭新工厂等一批项目落户嘉定。编制《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建设方案》,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传感器及智能硬件产业园奠定基础。精准医疗与健康服务集聚区加快建设。中生复诺健合资协议及南翔项目落地框架协议签署,上海沈德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沃康生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落户安亭国际医疗产业园;孟超肿瘤医院改建楼获得三级医院设置许可证,床位由256张升级为410张,预计2020年试运营,免疫细胞制备中心于9月开工建设,预计2020年4月底可完成建设。
3、强化项目跟踪,聚力培育新动能。以重点项目为支撑,推动项目落地落实。针对59个年度重点签约项目及列入市经信委2019年重点产业项目投资计划的73个项目,落实专人专案,每月定期督办并汇总进度。市经信委年度重点项目中,截至12月底,大众MEB新能源工厂主体结构工程完工,车身、总装、动力电池设备安装基本完成,首款车型预批量生产中,本年完成投资38.9亿元。2019年国轩本年投资1.99万元,已完成三层的主体结构封顶。为实现招商项目呈现建设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梯次发展格局,持续跟踪93个产业项目,其中,已供地项目35个,面积2004亩,总投资273亿元;待供地项目58个,面积2144亩,总投资151亿元。已供地项目中,已开工项目28个(18个正常推进,10个因企业资金短缺、设计调整等原因进展缓慢)。
4、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贯彻落实本市“双高”政策,着力提高经济密度和投入产出效率,挖掘存量企业发展潜能。支持企业提高土地利用强度。积极推动优质项目“零增地”改扩建,13家企业获批战略留白区零增地改扩建项目,新增投资16.7亿元,预计达产产值78.9亿元。出台《嘉定区关于开展工业企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落实《规划产业区块外企业“零增地”技术改造正面和负面清单》。推动重点园区转型升级。协助原金宝园区优化并完成核心区整体概念规划设计,金宝园区控详规调整已获批;临港一期土地已启动土储手续办理;原黄渡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工作成功纳入“3+5+X”市级重点区域转型升级清单;推动安亭•环同济创智城建设,打造“嘉定氢能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全年累计淘汰劣势企业176家,节约标煤2.1万吨,腾出土地785.8亩。民强电镀等2家产业结构重点调整企业、马陆都市产业园56家企业调整完成并通过市级验收。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全面推进中小锅炉低氮化提标改造,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完成锅炉改造430台,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全区1147家区属规上工业企业耗能115.73万吨标煤,同比下降6.64%;万元产值能耗0.042吨标煤,同比下降2.11%。115家重点能耗企业耗能74.62万吨标煤,同比下降6.51%;万元产值能耗0.063标煤,同比下降0.087%。
5、牢牢把握机遇,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把握工业互联网、氢燃料汽车、智能传感、精准医疗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聚焦新兴产业发展。落实四大新兴产业政策。开展2017年度四大新兴产业集群政策项目申报及评审工作,14家企业的24个项目获得扶持,扶持资金1719.2万元。启动2018年度四大新兴产业企业申报,154家企业申报,其中,新申报企业72家,复审企业82家,最终123家企业通过认定。加快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排摸区内优质工业互联网企业56家,建立企业信息库。制作发布《嘉定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指导手册》。开展新型示范基地申报与争创工作,9月被授于上海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实践基地。加强企业工控安全和私有云建设,推动1191家企业上云上平台。协同推进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工作。排摸梳理全区人工智能领域重大招商引资及重点合作项目10个,其中,人工智能领域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5个,重点合作项目5个。AutoX和滴滴出行等2个项目在第二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闭幕式上签约。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认定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上海禾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30家企业认定为区级企业技术中心。截至年底,全区共有国家级、市级、区级企业技术中心288家,其中,国家级7家,市级86家,区级195家。拨付2018年度“小巨人计划”奖励金额2665万元,涉及123家企业的144个项目。推荐152家企业新申报2019年度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105家企业参加复核。截至年底,全区共有275家“专精特新”企业,同比增长25%,企业数量仅次于浦东。开展“上海服务型制造示范遴选”工作。推荐德梅柯、找钢网等11家企业申报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项目、平台),德梅柯、上海阀门厂、找钢网等6家企业入选上海市服务型制造示范(第一批)名单。
6、深化区域统筹,发挥“三库一平台”作用。通过“路条”优先和租赁项目准入线上办理机制,2019年全区共评估准入项目494个。其中,用地项目25个,合计用地672.5亩,总投资72.4亿元,预计达产产值300亿元;租赁项目469个,同比增长60.7%,总投资131.9亿元,预计达产产值350.6亿元。租赁项目中,投资过亿的有16个,如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增固投1.2亿元,预计达产产值7亿元,税收3300万元。研究出台《嘉定区产业项目准入及企业诉求协调等有关工作暂行规则》,解决了格尔汽车土地“使改征”事宜、上药中西制药环评审批事宜、上海酒店设备工程新建研发制造厂房事宜、安波福扩建自动驾驶中心及自动化仓库事宜等企业的81项诉求。“三库一平台”建设持续推进,全区资源统筹能力进一步提升。截至年底,入库土地总面积2.46万亩,闲置厂房面积257.1万平方米,楼宇面积155.2万平方米,重点企业2119家。
7、强化招商引资,增强持续发展后劲。坚持“内优环境,搭建招商平台;外聚人脉,拓宽引资渠道”的招商思路,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2019年,全区引进注册资本超过5000万元的内资企业349家,注册资本821亿元;引进外资大项目90家,合同外资31.1亿美元。推动滴滴、长城“三总部一中心”、丰田汽车等一批汽车类大项目先后落户嘉定。借力招商平台精准招商,与清科集团、创业邦、盖世汽车、传感器联盟等专业机构开展合作,通过全国性平台的影响力,全面宣传推广嘉定。2019年,全区共举办创业邦“创新中国春季赛”,传感器联盟的“Sensor China”等各类招商活动近150场。筹备嘉定智能传感器产业园揭幕活动,落实联影微电子、中电科13所MEMS传感器产业项目、华进半导体封装先导技术研发中心等重大产业项目签约。做好第二届进博会嘉定交易分团相关工作,嘉定交易分团1106家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通过专业观众最终审核,6065位预登记专业观众待审核。澳门贸易投资展上海嘉定馆布展工作顺利完成。
8、利用外资再创新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2019年,全区合同利用外资31.7亿美元,同比增长25%。累计备案新设外商直接投资企业276家,合同利用外资9.7亿美元,占总额的30.6%;累计备案增资项目138个,合同利用外资25.5亿美元。到位资金11.1亿美元,同比增长65.4%,完成年度计划的170.1%。合同利用外资和资金到位双双突破历史新高,名列市郊第一。辅导维美德(中国)有限公司升级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并积极争取总部专项扶持资金,其中,上海笔克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获得总部购房租房资助262.8万元,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获得研发中心开办扶持500万元。截至年底,全区共有外资总部型企业44家,总投资103.3亿美元,引进合同外资39.7亿美元。主动复制借鉴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创新制度政策,积极宣传介绍关税保证保险新模式,整体通关时间压缩近50%;完善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扩大信用保险覆盖面,区内392家企业通过线上平台领取了信用保险。密切关注中美贸易战发展动态,持续跟踪走访区内200多家涉美企业。
9、优化企业服务,不断激发企业发展活力。落实“一网通办”改革各项任务,推进业务流程优化再造,委内审批事项均已入驻行政服务中心,审批事项承诺办理时间比法定时间压缩70.6%。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嘉定区产业项目推进的实施意见》、《关于完善区内企业跨镇(区域)迁移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政策文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2019年,共受理了改扩建、提高容积率、土地转性等各类诉求81项,涉及企业73家。其中,56项诉求顺利解决,如上海格尔汽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土地“使改征”事宜等;9项诉求仍在跟踪解决中,如上海中可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改扩建”项目等;16项诉求因涉及触碰政策红线、环评限制等问题而终止或暂缓办理,如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京东“跨境一号”项目意向用地单位调整等。与社会服务机构开展合作,全年为企业提供了“精益生产现场管理与改善”、“工业企业环境安全标准培训”等培训及沙龙活动32场,完成“一对一”体检诊断企业17家,服务企业1000多家。
10、强化区域联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完成《“嘉昆太”产业协同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明确“嘉昆太”产业协同发展重点项目清单,构建三地产业协同发展新局面。长三角汽车产业创新联盟正式成立,上海大众等10家单位作为共同发起人发布长三角联动发展倡议书,共同推动长三角汽车产业联动发展。长三角汽车产业人才创新发展战略研讨会成功举行,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地区的汽车产业、汽车人才资源集聚、交流融合,共同营造优质长三角汽车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进一步落实《浙江省温州市上海市嘉定区推进更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6月份与温州签订了《上海嘉定工业区温州园合作框架协议》;9月份,嘉定工业区温州园一期20亿元汽车制造业项目签订协议。
上海市嘉定区经济委员会
2020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