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001434-9/2019-00020 | 发布机构: | 区经委 |
生效日期: | 2019年02月01日 | 文 号: | 嘉经〔2019〕4号 |
关键词: | 主题分类: | 各部门文件 |
上海市嘉定区经济委员会
嘉经〔2019〕4号2019年嘉定区经委(商务委、金融办)工作要点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是嘉定全力打造经济高质量、城市高品质、治理高水平的创新活力之城的重要一年。全区产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主动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提高城市经济密度、提高投入产出效率、提升配置全球资源能力、增强创新策源能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全力推动嘉定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嘉定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一、夯实产业发展根基,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1、持续聚焦“四大品牌”打造,形成区域特色。按照市委全力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的总体部署,对标区级“智能制造(智)在嘉定”、“快乐消费(乐)在嘉定”实施意见,以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同步发展“两高四新”产业和建设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城市的重要板块为目标,稳步推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汽车产业集群”等12项专项行动,细化相关推进项目和活动,加快特色功能区建设,打造具有识别度的标志品牌,切实体现嘉定“上海制造”主战场的使命担当,营造更优体验、更具嘉定特色的“上海购物”区域购物环境。
2、持续完善统筹功能,提升统筹能力。进一步强化区域统筹领导小组的指导作用,拓展“三库一平台”功能,压缩项目准入办理流程,形成科学的利益分享机制。试点开展产业用地现状调查、落地企业调查,掌握全区落地企业资源利用情况。完善重点产业项目库和跟踪推进机制,强化协调各方力量,形成推进合力,及时解决推进过程中的瓶颈和困难,推进项目特别是列入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的重点项目按时间节点开展建设,确保项目尽早开竣工并投产。持续加强在谈项目的跟踪服务,及时登记和匹配企业诉求,保证资源与需求信息对称,加快项目落地的进程。
3、持续培育壮大“两高四新”,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加速推进大众MEB、联影医疗二期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国际精准医疗产业园、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等载体与平台建设。依托区内科研力量和科技溢出优势,加强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战略布局,加快产学研成果转化。全面落实四大产业“30条”政策,特别加强对初创型、自主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的关注与支持。积极参与和开展围绕“两高四新”产业领域内规模大、影响力强的论坛、峰会等系列活动,增进行业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探索和研究产业最新发展趋势、政策措施风向,加快助推新兴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4、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促进区域协同。在产业协同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切实做实做好“长三角合作产业创新园区”建设,规范园区建设与管理,形成科学共享机制,加强产业项目转移落地,共同打造优势互补性强、产业定位清晰、可持续发展能力好的产业发展共同体。充分发挥“长三角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的引领作用,实现长三角区域优势互补,构建错位发展、分工协作、共赢共荣的区域汽车产业发展格局。
二、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着力提高经济密度
1、坚定有序淘汰劣势企业,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负面清单,重点淘汰高能耗、高污染、高风险企业,压减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低端加工型、低端用地型等一般制造业企业以及不符合规划的企业。推进落实重点区域专项调整任务,推进马陆都市产业园、江桥西郊智慧园以及嘉北郊野单元重点区域调整的整体验收工作,并筹划安亭环同济创智城区域产调结构调整专项方案。协同推进各领域专项整治,落实长江经济带化工污染专项整治、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对钢铁、化工、建材、印染等传统“三高三低”行业企业的调整力度,加强对涉重金属和危化企业的监管,推进落后产能整体退出转型。
2、大力引导企业提质增效,增强企业内生动力。强化国家级、市级、区级三级企业技术中心体系建设,研究完善区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标准,拓展企业技术中心信息化平台功能,进一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研究完善工业项目技术改造推进方案,依托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等平台资源,充分发挥市区两级政策和资金的引导作用,引导传统制造企业实施“智造+”工程,重点支持企业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技术改造,提升企业竞争力。深入开展企业节能技术示范和推广,引导企业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加快推进中小燃油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减少燃油燃气锅炉的污染物排放,实现锅炉达标排放。
3、多措并举推进园区转型,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充分发挥平台公司和社会化投资主体的作用,加快金宝园区整体转型,全力推进临港嘉定科技城建设。进一步梳理战略预留区内企业现状及改扩建需求,全面落实战略留白区内优质企业再发展政策。按“双高意见”建立工业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绩效导向。推进落实盘活存量工业用地实施办法,排摸梳理“104、195”区块内的低效园区,通过“整体转型”和“成片淘汰”,加强区域综合开发,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提升园区发展能级。
4、维护市场健康有序发展,释放市场消费活力。落实菜市场新建、改建项目市区两级扶持资金,对传统的菜市场进行智慧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升级、改造。积极推进线上线下交易相结合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大力扶持社区生鲜店、智慧微菜场等新业态发展。加强打击侵权假冒等违法行为,强化日常监管和肉菜追溯系统运行维护。继续加强对专业市场以及酒类、粮食领域的综合执法和专项整治,杜绝各类安全隐患,规范市场秩序。
三、统筹谋划招商要素,强化产业精准招商
1、强化政策引导与支持。进一步细化出台企业跨街镇迁移(落地)以及鼓励街道亲商稳商的利益分配机制,招商扶持政策,修订完善相关政策,聚焦重点行业和领域,推动优质项目落地。兼顾传统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嘉定培育的优质实业型企业、品牌企业、有国际知名度的外资企业,尽最大努力“想办法,给出路”,破解企业发展瓶颈与问题,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2、高质量开展精准招商。围绕“两高四新”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精准招商,推动区域转型升级,加强与创业邦、清科集团等专业平台的合作,不断深化合作内容与深度。积极挖掘招商潜力,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机遇,在国内外组织开展具有一定规模、一定影响力的系列招商推介活动,大力宣传嘉定的产业优势和产业定位,有效提升嘉定的影响力。
3、打造专业化的招商队伍。进一步加强招商队伍培训,切实提高招商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升对项目的研判能力,确保优质项目及时落地;制订考核激励政策,引入优胜劣汰机制,提升全区招商服务队伍的能力水平,全力打造一支知区情、懂经济、善交际、会谈判的专业招商队伍。
四、提升企业服务效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1、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积极落实上海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27条”,完善优化上海市企业服务云嘉定区企业服务子平台功能,加强精准化、兜底式服务;加强“专精特新”、小微企业和“双创”企业的培育力度,探索构建差异化的政策服务体系。大力推动外商投资企业商务备案和工商登记“一窗通办”,尝试推行商务“不见面备案”和一般项目“即到即办”制,进一步简化业务流程。主动复制借鉴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创新制度政策,提升区域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保持外贸进出口稳定增长。依托国际进口博览会带动效应,积极引导区内跨境电商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提高产业发展能级。
2、持续推进产融合作,助推银企精准对接。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为企业融资增加渠道和增信措施。进一步加强政银企互动,切实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性,提高区域产融合作的活跃度。进一步发挥嘉定区大数据产融合作服务平台作用,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和金融服务,实现企业融资实际需求和金融资本有效供给的无缝对接。主动对接上交所等机构部门,助推区内优质科创企业到科创板上市,促进资金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
3、加强基层调查研究,做好产业分析研判。完善经济运行监测机制,加强中美贸易摩擦、企业发展等热点问题、重点领域的跟踪监测,形成产业发展报告。结合大调研大走访工作,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走访调研,有效掌握企业发展中的新问题、新情况、新趋势,着力破解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难点和问题。加强对新常态下产业发展的宏观判断,把握产业发展最新趋势,组织专家学者开展专题性的调查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高质量的调研和分析报告。